【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水墨是東方藝術的精華,但濃郁的抽象意境,好似離現代人愈來愈遠。台北市立美術館為讓現代兒童也能接觸水墨,感受抽象、寫意的氛圍,在今年的教育展中,選擇以「水墨」為主題,推出「水墨桃花源」展覽。
「水墨桃花源」展邀請于彭、李茂成、許雨仁、黃才松、黃致陽五位藝術家參與策畫。該展針對五至十二歲的兒童,營造充滿水墨意境的藝術空間,除了「觀賞」外,還安排「墨彩設色區」的遊戲空間以及「三遠法」的造型創作,讓小朋友透過「互動」,對中國水墨有全方位的認識。
展場分為:水墨意境區、墨彩設色區、線條造形區等三區。水墨意境區包括「筆林」、「影窗」與「三遠法」表現。「影窗」的布置以實物投影來表現水墨繪畫的視覺效果,觀眾隔著絹布,透過投影觀賞竹子的形姿,宛如對影寫境般啟人遐思,引導水墨畫的源起。
水墨畫「三遠法」則設計:平遠、深遠與高遠等三種尺幅。兒童可將水墨繪畫元素造型磁鐵如:山、瀑布、橋、人物、舟楫、屋宇、題款、安置其上,藉由畫面經營的操作,體會水墨畫的創作過程。
墨彩設色區以各類型的立體造型及柱體裱以棉紙,由五位藝術家共同畫出「認識墨彩」的遊戲空間。
線條造形區表現出水墨繪畫的「骨法用筆」技巧。藝術家在大玻璃窗上,用線條呈現個人的創作風格,並營造作品透過光源的特殊效果。如李茂成採用大墨塊描繪基隆山;黃才松則以寫意的猴、荷,表現水墨的筆趣;許雨仁用都市的幾合的圖形,表達自然被人類的修剪與破壞;化繁為簡的線條與用筆,是于彭創作的主軸;黃致陽則花了十二個小時,寫下一大片的《心經》,展現文人抄經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