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計畫雕刻白玉版《大藏經》,並在該寺下院杭州聖財寺成立「白玉大藏編輯部」,許多人已向慈恩寺報名,發心承擔編輯、校對等工作,而第一批白玉板日前已從緬甸運抵慈恩寺,完成後的「白玉大藏經」,將供奉在「天台洞窟」裡。
慈恩寺去年八月迎請最完整的漢文大藏經《嘉興藏》入寺供奉,為雕刻「立體大藏經」和「白玉大藏經」這兩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奠定基礎。寺方表示,除了正在進行的「白玉大藏經」外,還將利用寺內洞窟構建出「立體大藏經」,在每個洞窟內,以一部或多部經典的內容,透過圓雕、群雕、浮雕、線雕、壁畫等藝術手法,雕塑出八萬四千多尊形象或名稱不重複的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打造江南「現代敦煌」。
《白玉大藏經》編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編輯部依據《龍藏》、《大正藏》和《嘉興藏》內容,先進行版本校對工作,經過頁面編排、核對內容後,會把白玉版藏經內容列印成冊,交由書法家們認領書寫。書法家書寫後的手稿,經《白玉大藏經》編審委員會審核後,方可刻入《白玉大藏經》,除了永久保存於慈恩寺「天台洞窟」的供經台閣上,也會供寺院拓印。
白玉板的雕刻工作都將在天台洞窟進行,每板頁邊雕刻次第、經名、頁數和捐助者,並以認捐先後編排刻錄、再捐再刻,直至圓滿即止。編輯部也歡迎諸山長老、大德投稿,將自己在閱藏方面的次第心得、經典導讀,及編輯大綱建議郵寄給他們參考。
據悉,雕刻《白玉大藏經》已列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玉觀音慈善基金、杭州洞藝石窟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項目,目前有許多海內外知名書法家加入抄經行列。
編輯部表示,書寫字體以楷書和隸書為主,行書和篆書等可針對部分經典,作為後人臨摹之用。書寫後的手稿在雕刻到白玉板之前,會每年舉辦兩屆「國際書法經典展示會」,由國際佛法傳播中心、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與天台山慈恩寺,共同頒發入編《白玉大藏經》證書,出版《白玉大藏經‧書家名錄》。此外,慈恩寺石壁功德碑上也會刻錄「編校、雕刻《白玉大藏經》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