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泰北滿星疊的大同中學做國際義工,是學校在暑假之初辦的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到異域的角落,用所學的知識服務小一到國三的學生。
到泰北滿星疊的大同中學做國際義工,是學校在暑假之初辦的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到異域的角落,用所學的知識服務小一到國三的學生。
雖然作了種種準備,但親眼所見的泰北,仍是我無法想像的。有些事情沒有親身實際體會,就無法真正了解。這裡不管飲食還是習慣,乃至價值觀,都和台灣有許多不同,我唯一熟知的事物,便是笑容。
行前,我認為這些孩子既然是國民政府孤軍後裔,就應該精通中文,但到了當地,才知道他們日常所說的話,竟是我們不熟悉的泰文。不過,大同中學的張明光校長,在第一時間就給我們一個溫暖的笑容,中文也非常流利。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之後卻沒那麼順利。
「滿星疊」這個名字聽起來雖然浪漫,但其實是「石頭被曬到迸裂」的泰文音譯。艷陽高照是我們能夠預期的,不過很快的,我見識到了更多……
第二天,我和夥伴沒有課,老師便派了一個任務給我們:到對面的房子傳話。當我們踏出戶外,赫然發現大雨滂沱,泥流湍急,雨滴急速的落在傘上,眼前所看見的「路」漸漸消失,正要回去時,卻發現已被積水包圍,腳下的鞋子更是濕透了,我的心就像這裡的排水系統一樣,無法宣洩掉某些不高興的情緒。「笑一個嘛!」同學說。笑?我實在笑不出來!
隔天,第一次上課,走進小一教室的那一刻,吵雜的聲音就淹沒了我,之後,我在敘述準備已久的故事時,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斷,總有一群小朋友一直在笑,感覺彷彿在嘲笑我的上課方式,讓我覺得無奈。終於熬到下課,我只想趕快逃出教室,卻被小朋友纏住,本來以為他們要對我做什麼可怕的惡作劇,沒想到他們卻是來追問故事的情節,同時臉上又再次露出上課時的笑容。
這時我才了解,原來小孩子開心的笑容,就是那個樣子,那麼的開朗,那麼的放縱,又那樣的未經加工。這樣的笑容,被我收藏在心中了。
將要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活動結束後,我不經意的抬頭,看見一層、兩層、三層層層疊疊的星星堆上了夜空,就像「滿星疊」這個名字。星星在極為純淨的黑夜裡閃爍著,就好像來到這裡的我們,在未知的領域盡情揮灑。滿天星星比此前的任何一天,都還璀璨的對我們笑著。
這趟義工之旅,我們不只把知識和物資帶到泰北,也把樂天和知足帶回台灣。旅程結束後,我多了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再回到那裡,再次見證那完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