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周弘傑昨天表示,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幼兒坐學步車會不正常牽引腳部肌肉張力,學會走路時間會延遲兩到四周。
周弘傑說,學步車其實沒有幫助幼兒學習走路的功能,只是「一張會滑動的椅子」,由於穩定性不足,難免因家長疏忽,而致高處墜落、燒燙傷及溺水等意外;早在一九八七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就已建議家長不要用學步車,加拿大也以嬰兒學步車可能導致危險為由,二○○四年禁止販售、進口和廣告。
周弘傑表示,今年是龍年,很多新手爸媽在門診常會詢問:「我的小孩什麼時候可以坐學步車?」或「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他的回答很簡單:「基於安全考量,能不用就不用。」
馬偕醫院兒科部主任陳銘仁表示,八個月以下幼兒本就不適合坐學步車,腳底板根本無法踏到地面;剛滿周歲的幼兒更不會順從待在學步車太久,一個東西只用四個月,並不划算。
七、八月大以後的孩子已學會翻滾及坐、爬,而學步車剛好提供孩子到處摸索機會。若家中地面不平,或有地毯、延長線等障礙物,容易翻覆,且牆壁有插座、桌上有熱水瓶、魚缸等,可能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