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雪山隧道是否應開放大客車通行,立委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中見解不一。交通部次長游芳來表示,設計雪隧工程時已考慮大客車通行,但開放大客車通行須確認滿足行駛安全管理、緊急應變、救援等要求,屬於有條件開放。
雪隧六月十六日開放通車,幾乎每逢假日就塞車,游芳來在交通委員會進行「雪山隧道行車安全管理專案報告」時,有立委要求開放大客車通行,但也有立委質疑大客車通行雪隧的安全問題。
立委吳育昇表示,大客車通過長隧道釋放的熱量很高,在沒有確認安全前,不能將開放大客車通行當成必然政策。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交通管理組組長吳木富表示,由於大型車排放熱較高,要降低隧道內熱量,就要將到達目的地時間縮短,且必須加強乘客逃生指引。目前救援單位在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救援時間也須縮短,開放大客車通行是工作目標,沒有一定時間。
另外,有關雪山隧道出現滲漏水情況,儘管國工局長邱琳濱一再強調,雪隧滲漏水不影響結構安全,但交通部為了安全,已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楊永斌等專家,最快於本周進入隧道實地勘察。
交通部次長游芳來表示,診斷小組將分三階段診斷,第一階段會針對滲漏水是否影響結構安全,進行檢視,預計二周內即可提出報告。若報告認為有影響隧道結構安全時,交通部會立刻封閉進行搶修。
至於第二階段則是找出滲漏水點及滲漏水解決方法,第三階段則是看是否有需要加設監測位移設備,估計至少要二、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