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害空襲 民眾吃沙苦難言

 |2012.10.30
1103觀看次
字級
宜蘭縣蘭陽溪下游河床粉塵飛揚,宛如大漠。圖/簡榮輝

【本報台北訊】 霾害來襲,環保署發布空氣惡化警訊。台灣各大河川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因值枯水期,加上東北季風吹襲,都出現嚴重揚塵現象,水利署各河川局雖每年花大錢防治,但效果不彰。年年揚塵,民眾年年吃沙,苦不堪言。

水利署從九十八年起開始改善中部地區大安、大甲及大肚溪揚塵問題。大安及大甲溪施作水覆蓋引水工法、大肚溪施作葉脈式水覆蓋工法。其中大肚溪二十公頃葉脈式工法設施工程,在今年蘇拉颱風侵襲時遭沖毀,造成今年嚴重揚塵現象。

水利署第三河川局長鄭修宗表示,今年將盡速辦理中部河川揚塵抑制工程,並先出動灑水車局部改善,並著手測量揚塵區位。他說揚塵屬自然現象,單靠河川局之力難以完全改善,建議林務局、環保局及彰化縣政府一併投入,才能有效減輕揚塵問題。

雲林縣濁水溪揚塵也「沙」很大,嚴重影響生態環境與居民健康。崙背鄉出身的立委李應元表示,每年十月東北季風吹襲時,濁水溪沿岸根本看不清,整片飛沙走石。

雲林縣長蘇治芬指出,雲林縣每年十月過後揚塵非常嚴重,空氣品質不良,時常造成老人或幼童呼吸道等疾病,尤以濁水溪南岸的鄉鎮為最,保護河岸灘地、大量造林,刻不容緩。

宜蘭蘭陽溪中下游也因河床裸露,季風吹拂,滾滾黃沙沿著河床往上游奔騰而去,宛如沙漠地區的沙塵暴,兩邊河堤旁的民宅門窗紛紛緊閉。

第一河川局局長顏嚴光表示,蘭陽溪揚塵問題存在已久,今年因為颱風帶來山洪沖刷河床,雪上加霜。第一河川局去年編列兩百萬元,在蘭陽大橋下方河床試種狼尾草,成效不錯,但是種植區外的沙害仍然嚴重。顏嚴光強調,今年會繼續向政府爭取更多經費在河床種草。

花蓮縣新城、秀林兩鄉緊鄰立霧溪兩側的居民長年也受沙塵報所苦,嚴重時,霾害甚至影響交通;居民曾多次陳情抗議,但相關單位至今仍無「治本之道」,令民眾不滿和無奈。

立霧溪的沙塵暴籠罩範圍廣大,相距十公里之處也能看到新城村上空的漫天沙塵;沙塵暴也使得能見度受到影響,最嚴重時幾乎看不到五十公尺外的景象。

居民說,風飛沙造成生活不便,他們從小孩等到滿頭白髮都不見問題改善,實在很無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