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營養學家認為,澱粉是主要的熱量來源之一,不吃澱粉有害健康,更不利於體重控制,飲食應以均衡適量為宜。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表示,不吃澱粉會導致血糖不穩,血糖不足就容易疲倦,學習效率降低。更嚴重的是,血糖長期不足,身體會轉而消耗脂肪,造成酮酸中毒,危及生命。
多數人並沒有正確認知。在台北市各運動中心、健康中心、民眾活動中心及主要交通點問卷調查,一千零三十六名二十四至五十五歲男女受訪者中,三成屬過重或肥胖體型,八成以減少澱粉控制體重。
劉珍芳建議減肥的人,每天吃一碗半至四碗的澱粉類主食,以全榖類、全麥等不精緻的澱粉為首選,平均分配在三餐中。
運動前,一定要吃些包括澱粉在內的食物,補充體力,運動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應補充三百大卡熱量。
劉珍芳指出,很多人採激烈減肥方法,比如不吃、斷食,或只吃單一食物、偏方,由於方法太激烈,難持久,最後幾乎都以失敗收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成功減肥有三大要素,分別是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行為,其中以飲食控制最重要,唯有均衡飲食,才能夠把體重健康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