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全國高中、國中、國小校長日前齊聚佛光山東禪樓,暢談將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共識與理念,如何讓學生將好品格落實在生活,學校建立優良的品德教育,比起學生的課業與技能都重要。
「三好校園是國民素質的基礎。」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過去的一年裡,有些學校成為三好校園典範,有些學校也推動三好運動創新的成果。另外,有些學校的課程規畫結合社區、家長一起推動,成績顯著,這將對台灣的教育與社會起很大作用。
榮獲一○一年三好校園華洲工家校長洪儒伯極力推行三好,校園氣氛變得更祥和,希望藉由三好運動,學生以正向的思考,學習犧牲奉獻的精神,讓社區圓滿真善美的生活。
內埔國小校長謝彩琴在多年前當級任老師時,就特別重視學生品德,在聯絡簿上增加一欄「善行」,讓孩子主動幫忙家事,懂得同儕合作幫忙,並設置布告欄讚美方格,讓學生填寫讚美、感謝的話語,藉由感恩、讚美與善行,漸漸改變全班學生的學習態度,將後段班學生,調教出熱情主動學習。她認為,找對方法,每個學生都可成為優異學生。
天主教輔仁高級中學校長張日亮,每天早上會在校門口,主動與學生打招呼,剛開始學生不太習慣,常常遇到校長「頭低低」,張日亮這時會主動上前去跟學生問候,後來學生學會禮貌問候,不管是看見客人或是老師,都會主動問候,禮貌運動在學校盛行起來。
南華國中學務主任許耀升則分享說,學校大力推行三好達人票選,一○一「3Q達人」選拔、母親節感恩惜福、反霸凌等活動;加強情境教育,營造校際學習觀摩,並融入社區接觸阿公阿嬤,學生與樂齡老人互動,開創社區、家長、學生、學校皆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