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原本教師課稅後的費用已達成初步共識,預計用來改善國民教育環境和調整教職員薪資結構,但行政院長謝長廷十四日要求教育部,評估教師課稅收入作為國幼班和國教向下延伸的財源,全教會得知原談好的配套方案又改變,拒絕再和政府溝通,部分立委也認為政府做法不合理。
全教會副祕書長許志文表示,國幼班、國教向下延伸教育部早有一套作法,而「課多少、補多少、實質所得不減少」是前行政院長游錫主動提出的,如果換了院長後就否認前任院長的承諾,應該向全國教師公開承認。
台聯立委曾燦燈說,他反對收稅所得再以增加待遇的方式發還給教師,但稅既然是向國中小教師收取,應用來改善國中小學教學環境。
國民黨籍立委洪秀柱則說,她並不反對課稅,但是怎麼收、用在那裡,行政單位應有明確的說法。
原本達成的教師課稅配套共識是,一半所得做為改善教育工作環境,包括均衡教師授課節數,讓老師有充足的備課時間、增加與老師溝通合作的時間,及讓國小教師減課二節、國中教師減課三節,減課所需要增加的鐘點費等,另一半則是發放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