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新屋鄉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上任剛滿二年,當年填第一志願到動保園區上班,引起轟動,也引發「家庭革命」。
簡稚澄就讀台大獸醫系時,曾到動保園區參觀,當下就立志,要到偏鄉服務孤苦無依的「毛小孩」。
二年前,簡稚澄考上基層特考公職獸醫師榜首,但她體質過敏,父母反對她的選擇,最後還是尊重她的決定。
到動保園區第一年,簡稚澄最難調適的是幫貓狗安樂死。面對生命,卻須執行安樂死,讓她心酸。
簡稚澄說,動保園區每年進來八千多隻狗、一千五百隻貓,每周一、周五是「人道日」,其中一天由她執行。
面對這些被棄養的小動物,簡稚澄給牠們最好的「最後一程」。她先帶狗狗散步、吃飯、「聊天」,讓狗狗在人間有「美好記憶」,她抱著牠們,在最安心的「吉時」打下那一針。
由於擔任園長,不宜在眾人面前哭泣,只能私下拭淚。簡稚澄說,在獸醫院實習時,看到寵物被無微不至地疼惜,「毛小孩」卻「爹不疼,娘不愛」,她終於明白,自己是為「毛小孩」而來;二年來,她已抱著七百多隻死去的狗。偶爾心情沮喪,會站在園區獸魂碑前低語。
愛惜生命是慈悲,為了工作又不能不執行,矛盾兩難,可想而知,簡稚澄「仁至義盡」,展現真性情,貓狗地下有知,也會一笑。
(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