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活開始 一個 收藏

游惠英 |2012.10.12
1541觀看次
字級

看得見、看不見的,物質的、心靈的,沉默寡言、喧囂華麗的,收藏都是一種通關密語。收藏者收藏什麼?你仔細聽著對方滔滔不絕訴說收藏品的歷史,也許是傳家寶典、古董名畫,也許是一個手鐲、玉佩、或是秋天的第一片楓葉,每樣東西都是如數家珍的寶貝,你似乎看見代代相傳的承接。

每個人都收藏著另一個自己,童年的玻璃彈珠、尪仔鏢、火柴盒、大同寶寶、Hello Kitty公仔、芭比娃娃……,成年的手機、皮包、帽子、衣鞋、手表、馬克杯、泰迪熊、模型汽機、動植物昆蟲蝴蝶標本、CD、DVD、紀念品……,你是收藏者,也是物品的主人。

你喜歡於是收藏,有人收藏古玉、茶具、陶瓷器、珍珠貝殼、郵票、明信片、寵物……,但什麼東西是值得永久收藏?作家周芬伶在《仙人掌女人收藏書》裡提到,「每個帝王基本都是收藏家,當代最好的東西都會集中到他手上。」收藏家拯救歷代極品,從而也拯救了國家寶物,由觀看故宮、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可知。收藏家對抗著分秒流逝的韶光,想從中保持物品的永久存在。

世上有沒有什麼都不收藏的人呢?我輩平凡,收藏的皆是無用之物,數著算著也度過不少年歲,依然徘徊游移,尋尋覓覓,逛到年華老去。有時候花小錢到二手市集搜刮,也可撿到不少便宜,當然也有人純粹到跳蚤市場閒逛,大海撈針尋寶趣。布赫茲《瞬間收藏家》,蒐集每一個瞬間景象,在每個瞬間留駐,像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一樣。

人的一生帶不走任何物品,那收藏的快樂又到底為何?收藏到後來變相成為負擔,那麼這收藏要不要繼續下去?建築大師漢寶德說:「文化人的收藏應不追市場,不做投資之想,只找喜歡的收藏。想到錢,文物也就成為俗物了。」收藏勾起我某些回憶,逝去的生命與情感,收藏物對收藏者而言,永遠無價。

作家喻麗清在《捨不得:喻麗清的收藏盒子》一書中提到:「收藏,無非為了愛,愛一棵樹、一塊石頭、一片雲,捨不得,因為背後一個又一個故事說不完……」她收藏的小兔餅乾盒,裡頭的餅乾早被吃光,但每每一看見盒子,就想到裡頭收藏著一遍又一遍不斷上演的童年。記得小時候,一枝香水小天使鉛筆,就足以讓那個年代的小孩收藏再收藏,小心翼翼地從鉛筆盒拿出來聞香,總要削到手指拿不住了才放棄,但小小的一截鉛筆,還是收藏在鉛筆盒的一角散放淡香。現在的人,因為物資充足,也或許因為垂手可得,漸漸不再那麼惜福了。你是不是隨意收藏著捨不得丟掉的事物?搬一次家就可以看出平常囤積了多少的無用之物。

父親收藏著一枝沒有筆心的派克金筆,原因是那型的筆心已經停產,而原子筆的流行,取代了高級而貴重的筆類。父親依舊不時取出金筆,將筆身擦得發亮,那枝跟了他好些年的良伴,再怎麼也比不上隨手可得的原子筆,父親默默擦拭著回憶,他收藏的是旁人看不見的寶貴情感。



褚威格在《看不見的收藏》一書裡描述,一個偉大的收藏家最重要的是他特殊的知識、趣味和聰明,加上辛苦漫長歲月換來的。故事中盲眼收藏家所有的收藏品早被家人變賣,為了不讓盲眼收藏家心碎,他的家人就用同樣大小厚度的紙張替換,以免他發現收藏品流失。盲眼收藏家快樂地撫摸著收藏品,之後遇見知音雷尼克而狂喜,他的家人請雷尼克不要告訴盲眼收藏家事實,為了善意和盲眼收藏家的幸福。盲人看不見收藏,他看見的是內心想像的收藏;凡人看不見盲人的內心世界,凡人看見的是事件的表象。看見看不見,視而不見。收藏包含著沉重隱喻。

西遊記裡唐僧為了取得佛經西行,不畏路途險阻,身上背負重任,使命必達。於是世間就有了一本本、一部部珍貴經典可供傳誦收藏。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寶貝的收藏,被收藏的孩子,得到父母無止盡的愛與呵護。

威廉.戴維斯.金恩在《收藏無物》一書中提到:「我收藏『無物』——無用之物。」他將收藏混入生活,但不是囤積。咖啡、咖啡壺、咖啡杯、咖啡桌,還有一箱箱沒人要的東西:塑膠袋、陌生人的名片、家族照……。所有鮪魚鮭魚鯡魚鯖魚沙丁魚罐頭食品的標籤收藏,任誰也不會想要的東西,而且還分類建檔。收藏者用收藏書寫生命時光,收藏決定了收藏者、收藏演出,收藏彌補了生活上的空缺。收藏收藏了我們。而我們能從收藏中得到什麼?作者說:「收藏在事物中發現秩序,在留存中發現美德,在瑣細中發現知識。」收藏能意識到欲望的深度。收藏家的工具是品味、知識、鑑賞力。因為集郵,於是渴望環遊全世界,不論北極南極或外太空。收藏者的喜悅和憂慮,得失耗盡一生精力。完全沒有價值與物體的收藏,是否還有意義?



我喜愛蒐集善意,發現一個更好的世界。收藏者收藏著過去、現在,也預測著未來。收藏者永遠在尋找著渴望,永無止盡,儲藏與搜刮,永不停歇。穆恩斯特伯格說:「在收藏者的經驗裡,物體無論真實或虛構,都能讓他們神奇遁入一個遙遠而私密的世界。這或許是收藏者最奧祕的體驗。」收藏世界,並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走進超市,映入眼簾的韓式泡菜麵、日本拉麵、義大利海鮮管麵、德國豬腳,五彩繽紛的糖果餅乾包裝……,食品上的標籤,是快速通往世界各地的橋梁,我成了大收藏家。

收藏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見奇妙與豐饒,收藏對抗著崩解。收藏者保留著無物,藏在隱密之處、衣櫃或床底下。生命不斷前行,收藏者的內心就像揭開潘朵拉的盒子,盒中永遠收藏著盒子,喜悅中收藏著喜悅,故事中收藏著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