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叮嚀-- 在佛學院學習什麼?

文/菲律賓‧馬尼拉佛學院 |2012.10.07
1471觀看次
字級
院長永光法師為馬尼拉佛學院學生開示 圖/菲律賓‧馬尼拉佛學院

「來佛學院做什麼?」「來了以後學習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辦學院?」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十月一日為佛光山菲律賓馬尼拉佛學院四十位同學開示時,首先提出這三個問題讓同學思考。

認清學習方向

「來佛學院做什麼?」永光院長表示,在十個月的學院生活中,大家是來提昇能力,學習佛法;而不是來吵架、交男女朋友、起煩惱。生命很可貴,一分一秒都要學會珍惜,不要虛度光陰。

「來了以後學習什麼?」在馬尼拉佛學院,大家學習中文、佛學、藝術、餐飲管理、素食烹飪,出坡作務,有太多東西可以學習。學習,不只是依賴老師的教學,更重要是學習開拓心胸,觀照六根,隨時隨地都是學習的好機會。既然大家發心讀書,希望增長能力,就應該把心安住於佛法上、知識上,而不是執著於人我之間的比較、計較上。

「我們為什麼要辦學校?」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是培養有益於國家社會的人才。在佛學院學習,不一定要出家;老師們是全心的付出奉獻,只希望同學們有美好的未來;所求的回報,就是各位努力學習。一年後因緣具足,若能考上大學,將由常住栽培;若能耐得住困難,希望有更好的前途者,則可以選擇到台灣念書。

學習四要

在寺院,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平日打掃、典座、挑菜、掃廁所,都是在修福報,在訓練做事的能力之餘,同時廣結善緣。福慧雙修,才能讓我們更提昇。

那麼在各種的學習中,學習什麼最重要?

第一,學慈悲。慈悲沒有敵人,慈悲能化險為夷,轉逆為安,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因此,學習慈悲,不要常生氣,也不要責怪別人為什麼對自己不慈悲,而是要反問自己有沒有對別人慈悲。

第二,學智慧。沒有智慧,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智慧從哪裡來?從認真學習來。認真的學習,不只眼到、耳到、手到,最重要是心到。常識不是智慧,智慧是可以用來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

第三,學發心。中國俗諺有云:「頭上三尺有神明」,我們做什麼事情,神明都知道,有沒有發心,神明也看得清清楚楚。發心純正者,自然有龍天護佑。發心要主動,不需要老師提醒。各位要發什麼心?歡喜心,沒有歡喜,菜挑不好,地掃不乾淨。發歡喜心,功德比較大。

第四,學感恩心。感恩老師的安排、授課;感恩護法信徒的贊助,感恩每一個因緣的成就。人與人相處,若能時時懷抱感恩的心情,仇恨嫉妒便會消失無形,是非煩惱自然匿跡無影,如此生活便能和諧美滿。

想要成功,先學習放下

每個人都想要成功,大家也希望學習一技之長,未來或回饋家庭,光宗耀祖,或服務社會、奉獻國家,這些都是很好的志向。

只是,增長知識、汲取好的觀念同時,首先要學會放下。放下什麼?

放下壞習慣、壞脾氣;還有暫時放下與家人的相聚,放下心中對過去生活的牽掛。因此,要在佛學院安心學習,得把你心中罣礙的因素全放下。

找尋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人生追求成功背後的意義,少了幸福,即使事業再大,也稱不上成功的人生。那麼,幸福在哪裡?

幸福就你的手上。不要因為一個人、一句話、一個臉色、一個動作,就讓你輕易被打倒,要懂得自我惕勵,把大師所說成功的道理學起來,如「三好」、「四給」,並在生活中奉行,養成習慣,將會對你有無盡的幫助。懂得把握因緣、創造因緣、珍惜因緣的人,是能掌握生命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