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梵蒂岡博物館考古部門九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在梵蒂岡地下考古發掘的新發現: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墳場,包括四十多個墳墓建築和二百多個單獨的墳墓,這些考古發現,有助了解基督教的發展。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梵蒂岡教廷,三年前在搭建地下停車場時,挖出一個古墓群,梵蒂岡博物館九日正式開放這個考古景點給民眾參觀。
梵蒂岡博物館宣稱,這個古墓群,可以算是梵蒂岡地面下僅次於聖彼得墓的最重要古蹟。
這些墳墓分兩層,上面有墓碑、石柱、祭台、石板,許多刻有碑文,有些祭台上可以看到掛花環的洞孔;下面有石棺,陪葬的物件主要是油燈和器皿,這些發現具有歷史和社會意義。
大部分墳墓保存良好,時期上溯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四世紀初,也就是從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大帝時期。
有些墳墓建築飾以壁畫、油灰、鑲嵌畫地板;一些祭台、骨灰缸、石棺有淺浮雕。例如,年輕騎士維托利努斯的石棺上刻有一個在樹旁祈禱的人與一隻鳥。這個景象顯示這位亡者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給予基督信仰自由前的一位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