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名少年過去吸食毒品、偷東西、混幫派多次進出少年法庭,今年夏天,他們跟隨士林地院觀護人室義工何美慧到日本東北救災,透過服務學習發現,「我的人生原來沒有那麼悲慘」。
七月二十六日到八月六日,何美慧努力募捐到一百多萬元,與以琳士林教會教友楊建中、沈曉菁規畫,帶士林地院的十名觀護少年,前往日本岩手縣一關市做義工,幫忙整理三一一大地震後斷垣殘壁的小學。
清晨六時鬧鈴響起,十個大男生睡眼惺忪,努力「爬」起床,開始一天工作;他們清理水溝、搬運雜物、組合床舖、鋸木頭,忙到下午五時收工。
少年們戴上安全帽、口罩和手套,烈陽下扛笨重的器材,來回走動;有人中暑、遭蟲咬、被玻璃割傷,卻沒人抱怨。山區晚上氣溫下降,他們洗澡沒熱水,只有從山上接過來融化的雪水,沒人敢洗,只好找夥伴「互相噴水」,有人因此感冒。
葉姓少年說小學的位置偏遠,沒人來這裡幫忙感到辛「酸」;看見當地民眾燦爛的微笑,覺得很「甜」。他開玩笑「苦」是工作辛苦,「辣」是洗冰水澡。
郭姓同學說在異地遇到困難,大家會團結起來解決事情,互相信任;邱姓同學喜歡早上起床,大家一起吃早餐的時刻,他說被人關心的感覺,是以前沒有的。
「孩子們過去是問題學生,在日本卻異常服從。」教友楊建中說少年們覺得辛苦會自己找樂子,他們拿鋸剩的木頭,依「個人尺寸」組合「坐式馬桶」,還搶著和馬桶合照。
同行的教友沈曉菁負責準備三餐,扮演「母親」的角色親身體驗,她認為陪伴這些少年值得,「如果不夠愛他們,我不會做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