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醫師陳衛華

陳玲芳 |2012.09.29
13540觀看次
字級
陳衛華的抗癌之路,特別感謝太太全心全力的支持與陪伴。圖/陳衛華提供

陳衛華,心臟內科醫師,台中宏信診所院長。分別於三十二歲、四十二歲、四十七歲,先後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三種嚴重癌症。抗癌二十幾年,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一頭黑髮找不出白髮,體力精神都比之前更好。陳衛華相信罹癌是「上天給的禮物」,於是正面積極進行各項身心「自療」,多次受邀至全國各地進行抗癌健康講座,今年四月更進一步將抗癌經驗結集出書,與讀者分享他「二十年戰勝3癌」的寶貴心得。

專攻心臟科的陳衛華,回想二十幾年前自己初聞罹癌時的震驚、惶恐,情緒近乎失控。「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得到癌症?我還這麼年輕,身體這麼健康,我還是運動健將,怎麼可能得到骨癌?」偏偏,教授卻對他說:「你自己是醫生,你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不是說沒救,絕對還有救,但是一定要快,趕快去開刀,或許還可以不必截肢。」

「沒想到一個灰指甲小小的毛病,竟會變成骨癌!」當他告別教授,回到家裡,情緒失控地大哭起來。太太陳春美聽到這個消息,吃驚的程度不比他小,但她畢竟是一位長期進行靈修的心靈老師,因此比起先生鎮定許多。此後,這位「先生娘」,也成為陳醫師日後得以「再三」處變不驚、以樂觀態度抗癌的堅強後盾。

罹癌 開始懂得保養身體

一九八七年春天,陳衛華三十二歲,在醫院擔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每天看診忙得昏天暗地,生活十分緊張忙碌,因此下班之後,有空就和同事、好友們聚會小酌,放鬆一下繃緊的神經。

「我一向很難拒絕別人的邀請,往往人家說什麼我都答應,所以朋友特別多,當然,吃喝玩樂的邀約也就不少。為何我的飯局特別多?因為我酒量好,酒過三巡,大家都醉倒了,只剩我還清醒,可以幫大夥兒『收拾善後』。」

那個晚上,陳衛華為了檢查久治不癒的灰指甲,提前離開飯局去做X光檢查,孰料竟發現自己罹患骨癌。陳衛華悲傷、害怕、自怨自艾,不斷地問老天爺:「為什麼是我得到癌症?」太太藉由寓言故事安慰他:「這是上天對你最好的安排,如果沒有這次生病,你不會知道該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也許將來會生更嚴重的病也不一定。」

陳衛華接受了太太的說法,「的確,如果我沒有得到癌症,以我當時在心臟科看診、開刀,生活緊張忙碌,下班後為紓解壓力,又幾乎天天和朋友一起喝酒、抽菸,這樣的生活型態,長久下來,也很可能會造成心臟問題;心臟病如果急性發作,往往連急救都來不及呢。」

轉念 徹底改變生活與體質

一念之間,陳衛華由悲觀轉為樂觀。心想,得到的是癌症,並不會猝死,反而讓他有機會反省以往生活當中不好的習慣。於是,從此遠離菸、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性,積極的讓生活與體質作徹底改變。「如果沒有癌症,也許我會死於心臟病。」領悟這個道理後,對於罹患癌症這件事,也就比較釋懷。

「每一種癌症,都不是莫名奇妙發生的。」第三次罹癌開刀之後,陳衛華醫師常問自己:「為什麼我一再罹患癌症?」 也更努力研究有關癌症醫學的知識,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成功抗癌,就要先深入了解癌症形成的原因,檢討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依恃專業訓練的背景,再加上求生的意志,讓陳衛華醫師更懂得尋求資源,印證各種療法的安全和有效性。先期的常規西醫治療,配合運動、氣功、靜坐、有科學數據驗證的中藥、天然抗氧化食物等整合輔助療法,讓他一步步走向回復健康的坦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