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順帝時,冀州刺史蘇章為官清正、公私分明,深受百姓愛戴。當時冀州轄下有個清河郡,清河郡太守是蘇章昔日同窗好友,其貪贓枉法、魚肉鄉里已到了罄竹難書的地步。
蘇章初上任,即來到清河郡察訪民情,經明查暗訪後,特別備一桌美酒佳餚,並派人請郡太守赴宴。
二位老朋友見面,分外開心,席間更頻頻互相舉杯,開懷暢飲,訴說著往日情懷。講到開心事,太守喜不自勝地說:「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言下之意,別人都只有一個老天爺的照應,而他卻有兩個老天爺的庇蔭,何其有幸啊!
蘇章聽了這話就說:「我今晚請你喝酒,是盡私人的情誼;明天升堂審案時,我還是會公事公辦。」
第二天,蘇章開堂審案,果然依法嚴懲這位自稱有「兩個天」的太守,不但百姓嘆服,政風也為之大振。
吏治腐敗、營私舞弊是古今社會普遍的現象,所謂大官撈大錢,小官撈小錢,再由全民付錢,真是肥了貪官,苦了百姓。苦了百姓必然怨聲四起,社會輿論更是大加撻伐,「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包青天,期盼司法能還人民公道。
司法公正與否,攸關百姓福祉。司法能公平與正義,則天下安,人民幸;司法徇私情,未能秉公,則天下危,百姓禍。「佛光菜根譚」說:「名利勘不破,道德難以增長;私情放不下,事功難以建立。」
記得有一首歌是這麼說:「天下為公,華冑所崇,數歷代人物創業立功,那一個不是以德服眾。」
在一片要求清廉聲中,「天下為公」更是有德之士所追求的理想。請在上者勿再掩耳盜鈴、裝聾作啞,不看報、不聽新聞,不代表聲音不存在,是真正的君子,就坦然面對人民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