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占卜婦好分娩的吉凶。由此「帶卜辭龜腹甲」的卜辭可看到,殷人把生女視為不吉,是重男輕女的最早史料。圖/故宮提供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下月在故宮博物院登場,牽起商王武丁與王后婦好橫跨三千年的情緣。兩岸史學界與博物館首度合作,讓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商王大墓甲骨文物與婦好墓銘文、青銅玉器等三百六十二組件珍貴文物「合璧」展出,呈現「武丁中興」的太平盛世。
「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下月十九日至明年二月十九日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匯聚來自故宮、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以及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等共三百餘件文物。
故宮表示,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代商王,約生活於西元前一千兩百年,是中興商朝的賢君。一九二八年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都故地河南安陽,展開大規模考古發掘商代王陵,證實了商朝的存在;一九三六年又發現一座甲骨坑,富藏大量武丁命人卜問祭祀、戰爭與生活的卜辭或記事,因而得見武丁所在社會的宗教、政治、生活及世界觀。
婦好是商王武丁諸后之一,未見於史書記載,但記載婦好事蹟的甲骨,在清末已有所見。甲骨文中,婦好既生養子女、主持祭祀,且驍勇善戰,曾主導目前所知商代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征戰。一九七六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殷墟小屯宮殿基址區內,發現了這位傳奇女子未經盜擾的墓葬。墓內豐富的隨葬品,具體呈現婦好的權勢、地位、人際關係和時代風貌。大量造型獨具的骨、玉及青銅器,皆成為定義武丁時代科技、工藝與藝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特展以「武丁是什麼樣的王」、「婦好是什麼樣的后」、「武丁與婦好的生活」、「武丁與婦好的事功」及「武丁與婦好時代的文化建樹」等五單元,訴說武丁與婦好的故事、殷商輝煌盛世與漢字豐沛的生命力。
昨天舉行的記者會中,台積電基金會宣布將以教育贊助方式,邀一萬名國中、小學童免費參觀。活動自十七日起開放網路預約搶票活動,凡是公私立國中、國小教師,都可以班級為單位替學生申請免費導覽及參觀。也可去函故宮申請另外參觀正館「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盡覽華夏古文明中的商周瑰寶。活動網址:http://wuding.chinese-linguipedia.org/kidti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