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昨天公布,新竹市以七十點五分拿下全台幸福指數最高的縣市;其次是澎湖縣、新竹縣、花蓮縣及苗栗縣,幸福指數皆在六十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五都之中,僅台北市擠入前十名,排名第八;五都排名最差的城市則是高雄市。
此次調查由《經濟日報》與南山人壽一起合辦,共列入全台五都十五縣市,金門及連江兩縣因客觀指標缺漏甚多,未列入計算。經過「客觀幸福力」八面向與「主觀幸福感」十一項面向、共二十二項指標綜合評比後,新竹市成為全台第一幸福縣市。
《經濟日報》總編輯余趾琴分析,新竹市是科技城,家戶擁有可上網設施的比率為全台第一;此外,新竹市空氣中懸浮微粒含量全國最低,空氣品質佳;在主觀幸福感上,新竹市民對收入和教育環境的滿意度也是全國最高。
新竹市副市長游建華表示,新竹市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在這次幸福指數調查中,包括行動載具、行動上網率及主觀指標的教育等,竹市都是全國第一,顯示新竹科技城市在結合產、學、研等資源的優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二的澎湖縣,雖然客觀幸福力排名較後,但澎湖縣民對居住、社群、環境、就業等五大滿意度最高,顯示縣民的主觀幸福感超強,高居全台第一,因此緊追在新竹市後;而新竹縣(六十六點八分)、花蓮縣(六十二點五分)、苗栗縣(六十二點二分)也都在六十分的中高水準。
令人訝異的是,獲得中央較多資源挹注的五都,僅台北市以幸福指數五十八點零拿下第八名。台北市雖然教育程度高、平均壽命也最高,但主觀幸福感僅第九,對施政滿意度也較低。其餘四都的幸福指數排名也都落於中、後段班,其中,高雄市是五都中排名最差的城市,主因在民眾對治安的滿意度為全台最低。
調查顯示,全台幸福感指數最低的是城市是雲林縣,僅獲得二十五點九分,分析原因,雲林縣雖然擁有令人稱羨的居住面積、高就業及良好治安,但可支配所得和義工服務、環保偏弱。
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表示,從此次排名結果可看出,客觀環境並非主宰民眾的幸福感,這次調查相當有意義。對於台灣如何成為幸福國家,他認為,必須挽救國人的信心危機,同時也應多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