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1633-1690),原名格,字壽平、正叔,號南田、白雲外史、雲溪史、東園客、巢楓客、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常州人,崇尚氣節,不應科舉,創繪畫常州派,時稱清朝「一代之冠」,與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四王)、吳曆並稱「清初六大家」;善詩文、書法,又譽「毗陵六逸之冠」;詩詞、書法、繪畫,時稱「三絕」,書法學褚遂良,時敬「惲體」。
其自以山水畫不敵王翬,曰:「是道讓兄獨步矣,恪妄恥為天下第二手。」故專擅花卉,其〈五色芍藥圖〉、〈古木垂蘿圖〉具仙氣。〈南田畫跋〉:「俗人論畫,皆以設色為易,豈不知渲染極難」、「作畫尤須入古人法度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徑」,具為中道之論。
見〈寄虞山王石谷〉彼此相思的友情:「東望停雲結暮愁,千林黃葉劍門秋。最憐霜月懷人夜,鴻雁聲中獨倚樓。」虞山,位江蘇省常熟市(另一虞山在廣西桂林),因商周江南先祖仲雍(虞仲,古公亶父之子)葬此得名,古名烏目山、海隅山、海巫山、臥牛山,元代黃公望、明未清初錢謙益、名妓柳如是、王石谷、戊戌變法翁同龢等人均葬墓於此。
王翬(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清初四王之一,學師王鑒、王時敏,時稱「清初畫聖」,康熙帝御命繪畫〈南巡圖〉,後人摹擬者多,虞山派於焉成形。
首句是詩人望雲懷友,二句之後是揣測友人懷己。首二句言東邊「停雲」含銜晚愁,滿林盡結黃葉,「劍門」亦是時值秋氛。劍門位常熟虞山西部,雄峻巍峨,傳吳王夫差於此試劍。「停雲」是飄盪中思友的隱喻,「劍門」則是友人所處之地,「千林黃葉」是友人憶己的愁思象徵。
後言憐惜友人於秋夜霜情中,滿溢懷己之思,在鴻雁哀鳴中,獨自登樓憑欄遠眺。時王翬隱居常熟虞山劍門,惲壽平乃起秋夜之思,兼以想像友人思己,相濡以沫之情,如趙嘏〈長安秋望〉:「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勾勒彼此懷思神態,孤寂中見豐富情感,令人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