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列傳--遊俠夫妻搶救東海岸

野人 |2006.10.08
1010觀看次
字級

新時代遊俠是溫和的,但很堅定;是可以溝通的,卻能始終維持理想;是樂觀的,儘管一再受挫。他們行俠時,會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必要時還誘之以利,但就是不會訴諸暴力。

黃雍熙、廖惠慶這對夫婦,就是最典型的「荒野遊俠」。惠慶是略顯拘謹的鋼琴教師,雍熙則是在兩岸往返奔波的典型台商,一到假日,卻又搖身成了開著越野吉普車的滑翔翼國手及教練。七年前,雍熙和惠慶回鄉度假,行經台十一線。

台十一線是台灣最美濱海公路,倚著海岸山脈,俯瞰著藍色太平洋,沿線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珍貴的阿美族考古遺址,及五處因生態環境特殊而劃為自然保護區、禁止人為開發建設的海域。「這麼一條在自然景觀及人文資本上都彌足珍貴的公路,不是應該被全台灣好好呵護著嗎?」

為了從二線道拓寬到四線道,綠色的山腳被開腸剖肚,美麗的太平洋海岸丟滿了水泥消波塊。偌大台灣竟容不下一條景觀公路?何況它車流量最高的路段也只有每二十七秒鐘一輛車,完全沒有拓寬的需要。

雍熙是來真的,丟下他在大陸的鞋廠,花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投入這場救援行動。把花蓮視為第二故鄉的惠慶,早在雍熙回台灣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搶救東海岸的工作。那時好像瘋了似的,整天捧著報紙,只要看到哪位政府首長有演講,就跑去送資料、陳情。

但也因為這樣,她跟當時的經建會主委江丙坤接上了線,日後雍熙因此有機會到行政院去,對著由四十位處長組成的「產業東移指導小組」簡報陳情,而這正是延緩台十線工程的關鍵。

十四歲以前,雍熙一直住在花蓮,他愛冒險,愛幻想。惠慶形容丈夫:「花蓮的河、海、山、天空及原住民朋友是他的鄉愁,返鄉教書那三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八十五年夏天,他當眾流下的那些眼淚的意義:「我不懂工程,但我知道我們絕對沒有任何理由毀掉幾十公里的海灘和美景,這是老天爺給的財產,人類和各種動植物世世代代都可享用的資源。」

東海岸的美景,有太多都已成明日黃花。幸運的是,水璉被保住了。

搶救台十一線時累積的人脈和經驗,在這次發了威。站在他們這邊的,除了全村的人,還有立委、國會助理、媒體和學者,及不計其數的各路英雄或明或暗地拔刀相助。

搶救海岸只是個起點,雍熙和惠慶播下的種子,現在紛紛發了芽。他們就讀台大森林系的女兒在耳濡目染下,現在也正投入有「台灣小瑞士」之稱的烏來桶後溪護溪行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