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大家都有喜歡玩的遊樂器材,有人喜歡翹翹板,有人喜歡溜滑梯,而我則喜歡盪鞦韆。每次盪高時,我都覺得像在坐飛機一樣飛起來,快要衝出去似的,非常刺激。
還記得念幼稚園的我第一次坐在鞦韆上,就如一隻膽小的螞蟻般,一動也不敢動,非常緊張,擔心只要一搖晃就無法停下來。後來,在媽媽的鼓勵和保護下,我閉上眼睛,腳慢慢的晃動,輕輕的盪了起來。吹過耳邊的微風安撫了我的緊張,從此以後,我愛上了盪鞦韆。媽媽見我不害怕了,也放下心來。我愈盪愈高,開心的享受盪鞦韆的樂趣。
上小學後我更愛盪鞦韆,只要一聽到下課鐘聲「噹噹噹」的響起,就直奔遊戲廣場,希望早一點玩到鞦韆。雖然我偶爾也會玩溜滑梯、吊單槓、翹翹板……但它們對我的吸引力遠不如鞦韆。
不知不覺間,我長大了,鞦韆的高度愈盪愈高,然而,成長帶來的煩惱也變多了。當我有心事時,我會去盪鞦韆,把煩惱都「盪」出去,因為人要向前走,盪鞦韆不但幫助我暫時遠離煩惱,也讓我好好充電,重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的我雖然忙碌,但有時還是會去盪鞦韆。當我坐上鞦韆時,童年的回憶就會浮現——我從一個不敢坐在上面的小男孩,變成敢盪高望遠的大男孩,享受著美好的童年時光。雖然童年生活漸漸遠離,但盪鞦韆時忽高忽低的樂趣,永遠留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