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透過基因調控系統,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幫微藻設計吸附二氧化碳的路徑,可讓微藻捕碳效率增加五成,有助減碳。
陽明大學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傳雄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全基因體電腦輔助分析和設計系統,透過自行設計和組裝藻類的基因調控方式,增加藻類吸附二氧化碳的效率。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
張傳雄指出,藻類行光合作用時,會吸附二氧化碳並轉化成能量,但因微藻只需達到基本生存要求,不會大量捕捉二氧化碳;而研究團隊透過基因體分析,了解微藻如何進行光合作用,並透過系統模擬藻類的反應路徑後,調控藻類的基因體。
張傳雄表示,經基因調控後,可讓微藻吸附二氧化碳的效率從百分百,提升到百分之一百五十,成長約五成;透過生物方式,不只減碳,還能轉化成能源;研究團隊已完成淡水藻類的研究,並申請國際專利,未來將著手研究海水藻類和高溫藻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