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侵襲,躲在冷氣房裡無疑是最佳的避暑之道。然而,我在家卻甚少開冷氣,並非因為要省電費,也不是為響應全球抗暖化運動而拒絕冷氣,只因極不適應滿室颼颼冷風,寒到骨頭嘎嘎發顫的感覺,於是再熱的天,我在家依舊只開電風扇。不熱嗎?當然熱,所以積極改變生活作息努力適應。
免除身體的燥熱是首要關鍵。捨棄套裝,改穿質料輕、透氣佳、觸感舒服的衣服,是我近年來主要購衣原則,身體沒負擔,自然舒坦一半。三餐則盡可能輕淡,若口味一時難以改變,至少選擇晚餐時執行。來上一杯冰涼的冷飲,想必是眾人認為最佳的消暑聖品,其實,過冰的飲食只會增加體內器官的負擔。避免身體乾燥,多喝水是不二法門,但溫水才有益健康。嘴饞時,也可藉零食祛熱,薏仁綠豆湯、枸杞菊花茶、粉粿等,都是我家必備的食補;睡覺時改鋪草蓆並側睡,讓風吹拂背部保證好入眠。
心浮氣必躁,天熱時多半的人選擇待在家不出門,故房屋的消暑亦不可忽略。我在陽台種植多株綠色植物,既可遮陽亦可降溫;房內若有堆積的雜物務必清理乾淨,混亂的環境定使人煩悶。保持屋內通風順暢,空氣流通熱風才不會逗留不散。
心理、身體兩相交互影響,故我所尊崇的不外乎「心靜自然涼」,老祖宗留下的開示其實充滿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