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臨床統計,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受到結石的困擾。泌尿科醫師發現,年輕人常把奶茶或含糖碳酸飲料當水喝,加上少運動,二、三十歲就成為「石頭族」,飽受結石之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邱逸淳指出,門診接觸到的結石病人,約三分之一是二、三十歲年輕人。他認為,時下年輕人只要一口渴,就買碳酸飲料或茶飲喝,久了結石當然上身。
台北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解釋,結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喝奶茶、茶飲及可樂等含糖碳酸飲料,會增加草酸鈣沉積,提高結石機率。加上年輕人每天和電腦為伍,一坐幾個小時,缺乏運動,水又喝得少,結石自然上身。
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周碩渠提醒民眾,暴飲暴食、攝取過多膽固醇或長期節食,都可能導致膽汁成分改變,或變得更濃稠,加速結石形成。
要預防結石上身,周碩渠建議,飲食應遵守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原則,避免全脂牛奶、乳酪、全脂優格、奶油、雞蛋、肥肉及會脹氣的蔬果、辛辣等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
邱逸淳及林儒廷再三強調喝水的重要性,以每人每小時排尿六十毫升為基準,一天至少應喝一千五百毫升的水,才能減少結石的累積及形成。喝下的水至少七成應是白開水,至於咖啡、茶飲及含糖碳酸飲料,則要少於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