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因工作關係,北上借住表哥家,表哥夫妻每天早出晚歸,雖然住在同一屋簷下,但我們卻少有共處的機會。
那時,同巷內不遠處有一家雜貨店,老闆娘年紀與母親相仿,她對我這個新搬來的鄰居,不時殷切地垂詢、關懷,大大消解我離鄉背井和惦念母親的情愁,也讓我得以隨時望見恰似母親的慈祥身影,雜貨店就此成了我精神寄託所在。
記得有天下班,倏忽下起了傾盆大雨,坐在在公車上的我,正愁著自己即將變成落湯雞,卻驚喜地看到阿桑早已拿著雨傘在站牌等候,一股無以名狀的感動即時湧上心頭,差點讓我流下男兒淚。又有一次,颱風來襲,表哥正好陪表嫂回娘家過夜,阿桑竟不顧外頭狂風暴雨,送來幾個熱騰騰的包子,頓時溫暖了我的心窩。
不久,新型態的便利超商相繼開設,但我還是習慣走進有著濃厚情感的老店舖購物。
幾年後,我因結婚搬離了表哥家,後來表哥也搬家了。
最近,我特地回到小巷內。看到高樓大廈夾縫中那個樸實無華的老店舖,依然沒變;阿桑步履蹣跚的模樣,依然沒變;而遠遠佇立在熟悉身影的背後,我滿心的感謝和誠摯的祝福,也依然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