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骨本 跳躍快走最有效

 |2012.08.27
188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骨質疏鬆症學會對全台一萬七千多名、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檢測發現,僅有百分之二十四骨質正常,超過七成有骨質流失的問題。醫師建議,儲存骨本要從年輕做起,四十歲以下多運動,簡單的跳躍、快走、跳繩都能改善骨密度,降低年老時跌倒的風險。

另外,根據國際骨鬆症基金會研究,台灣民眾大腿骨折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七,更是亞太地區風險最高的國家。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吳至行說,這項研究顯示,全台每一千人就有四人罹患大腿骨折,如果單看女性,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發生大腿骨折的老人,女性一年內死亡的機率約百分之十五,男性則高達百分之二十二,甚至不乏在一周內死亡的案例。

楊榮森分析,許多人不愛運動又喜歡拿陽傘出門,少曬太陽;台灣路較不平,交通工具又以機車為主,骨鬆患者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就容易骨折。

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努力下,屬於台灣人的骨鬆資料,已經納入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民眾可上中文網站(http://www.shef.ac.uk/FRAX/),回答體重、身高、年齡、骨密度等十二個問題,即可評估十年骨折機率。當全身骨鬆性骨折機率超過百分之十、或髖骨骨鬆性骨折百分之一點五就要注意,就應審慎注意自己的骨質密度。

該學會監事黃兆山表示,從飲食中補充鈣質,也不要怕曬太陽,攝取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鬆。楊榮森表示,肉類食物中的磷酸鹽會影響鈣質吸收,建議民眾多吃深色蔬菜,例如A菜、地瓜葉。

黃兆山說,增加骨密度要選對運動,騎腳踏車、游泳無法改善骨密度,必須是荷重的有氧運動才能幫助預防骨鬆,對於年輕人,跳繩、慢跑是不錯的選擇,每周三到六天,每天跳躍約五十次,離地約八公分,以及每周三天,每天四十五到六十分鐘的快走。

評估有骨折風險者或老年人,應避免跳躍及脊椎前彎、搬運重物,降低脊椎發生壓迫性骨折的風險。

老年更應預防跌倒所帶來的骨折傷害,黃兆山提醒,老年人最容易在家中的臥室、浴室跌倒,最好加裝適當扶手、磁磚要止滑,減少意外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