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在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發展中排名世界第六,北京與深圳分別為十一名與二十名。
二○一二年「新華—道瓊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簡稱IFCD)昨天上午公布,從金融市場、成長發展、產業支撐、服務水平、國家環境等五個面向調查各金融城市的競爭力。
紐約、倫敦、東京及香港依序為前四名。上海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成長發展指標更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調查認為,這是上海能繼續維持全球第六的主因。深圳則首次擠進前二十。
但報告也指出,上海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弱勢為「服務水平」及「國家環境」,與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相比,上海仍有提升空間;與新興經濟體的金融中心相較,則處於領先地位。
針對金磚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調查,上海在五項指標中都贏過俄羅斯莫斯科、巴西聖保羅、南非約翰尼斯堡及印度孟買。
調查認為,伴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快,在國際貿易中運用日漸廣泛,上海多功能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紐約仍是世界第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調查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國仍是主導全球經濟的支撐力量。在歐債危機持續影響下,今年排名下降較多的城市也多在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