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雲門舞集雲門教室提供
國曆八月二十三日或八月二十四日
從節氣上來說,處暑是自然界開始蕭條、暑氣終結的時候。但在台灣,常有突如其來的「秋老虎」,酷熱不輸夏季,仍要防範中暑可能。處暑對應到人體脾臟,可多吃養脾顧胃的「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小米等。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期間,由於天氣由熱轉涼,許多人都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順應自然節氣轉換,每天起居作息也要做調整,早睡早起,把握晚上十一時到早上五時睡眠黃金時間。良好的睡眠,不但能消除秋天的疲乏感,更能提升免疫力,維持身體健康。
然而,忙碌的工作節奏,讓我們常常與壓力共眠,無法享受良好的睡眠品質。睡前可以做簡單的開闔動作,讓身體感受鬆與緊之後,全然地放鬆舒適,讓隱藏在每個細胞的壓力釋放,儲備第二天的工作能量。
【律動身體】
一、全身放鬆,在地板上躺成一個大字。深呼吸幾次,每次吐氣時,把身體重量多丟一點給地板。
二、配合呼吸節奏,做身體的開與闔。吐氣時,身體向右縮到最小,吸氣時,身體放鬆打開變為大字形。再次吐氣,身體向左縮到最小,吸氣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