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全國高職校長會議中強調,十二年國教實施就是希望教學活化,適性揚才,讓每個孩子潛能都能被啟發。
蔣偉寧認為,「社會態度和家長觀念要改變」,老師不要再以成績為主要考量,讓教學活化,孩子潛能被啟發,反而能主動學習;「孩子的興趣和優勢在哪裡,就讓孩子適性發展,十二年國教就會成功。」蔣偉寧表示,台灣人力培養確實出了狀況,好像在吃老本,技職教育的訓練與企業需求的落差,「超過我的想像」。
高職校長會議昨天在台中家商登場,二天共二百名高職校長、教育相關人員參與。蔣偉寧會中點出少子化問題。他說,台灣已從「學校挑學生」進入「學生選學校」,高職也承受自由市場競爭壓力,鼓勵高職辦學發揮自我優勢,讓適性就讀的學生更有發揮舞台。
蔣偉寧表示,台灣長期以來過度重視學科考試,以致於培養出只會考試的學生,反而忽略技職教育的實務扎根,為幫助學生找到能力與興趣,教育部這幾年積極推動多元入學,希望讓學生適性發展,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打造行行出狀元的願景。
他勉勵學生「求其所愛、愛其所求」,用熱情與努力在各行各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以享譽國際的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以及站上世界舞台的服裝設計師古又文為例指出,兩人都從技職教育中找到熱情與潛力,培養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專業能力,這正是多元學習最佳典範,由此可見只要肯下功夫,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各領域發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