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愛情鎖 官不與民鬥

 |2012.08.21
73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有句話說:「民不與官鬥」。不過原本讓巴黎市政府皺眉、鎖在橫跨塞納河橋墩的「愛情鎖」,卻改變了這個說法,讓巴黎市政府不想和民鬥。

巴黎市政府發言人史蒂凡說:「就讓這種現象繼續吧,以仁善之心看待,對我們來說不成問題。」

在橋邊欄杆、圍欄或任何公共固定物上掛鎖宣示對彼此生死不渝戀情,其實並不確定。不過許多人認為,這與義大利作家菲德里柯.穆恰(Federico Moccia)二○○六年的小說「愛是如此孩子氣」(Ho Voglia di Te)有關。

在書中,一對戀人把名字刻在鎖上,把鎖掛在北羅馬的米爾維奧橋(Ponte Milvio)的街燈,再把鑰匙丟進泰伯河(River Tiber)。

這個風潮四年前在巴黎興起。一開始巴黎市當局不能接受,他們比較關切「保存古蹟」,而不是討情侶歡心。

兩年前一名市政府官員說:「最終總是會拆鎖。」結果大概十天後,橫跨塞納河的藝術橋(Pont des Arts)上數百個愛情鎖就神祕消失,只剩下數十個零星掛著。市政單位否認拆鎖,一名發言人說:「市府員工與一切無關。」

自那時起,愛情鎖又開始大量出現,只要能掛鎖的橋,通通看得見愛情鎖的蹤影。

史蒂凡告訴法新社:「民眾喜歡,然後就會告訴其他人。這樣就是在宣傳巴黎。」

至於愛情鎖靈不靈驗的問題,一名巴黎婦女透露說,她在換了伴侶之後,已掛了第二個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