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在花蓮黎明教養院服務十四年的陳綺慧,是位音樂治療師,在她愛心、耐心的調教下,身心障礙院生一步步克服學習障礙,老遠看到她,都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陳綺慧原在台北關渡基督教學院主修鋼琴,後來她申請到美國雪蘭多大學攻讀教會音樂主修管風琴,父親鼓勵她繼續學習特殊教育,她便設法攻讀音樂治療,順利取得學位,決心運用音樂幫助身心障礙者。
十四年來,她在黎明教養院陪著一群無法馬上優質回饋的院生,無怨無悔。她表示,音樂本身可以增強障礙者學習技能,「原本院生坐在地板上,我彈琴時,要院生坐在椅子上,久而久之,院生就能安靜聽音樂了。」
「有一名院生罹患所謂的『欲靜而不能症』,就是用束縛帶綁坐輪椅上,他還是會動個不停,比過動兒還過動,我一放古典音樂,他會突然安靜下來。」陳綺慧開始協助推輪椅到音樂傳出來的地方,然後放掉束縛帶,每星期訓練三十分鐘,一段時間過後,便調整了這名院生的行為,這是情境制約法,透過音樂的力量,穩定心緒,改變行為。
有人稱她為「音樂魔術師」,指導令社工員頭疼的院生打非洲鼓、敲鍵盤、玩棒鐘等,長期下來,院生都能快樂敲打,也打出專注與秩序。她說,如何用音樂幫助院生,一直是她多年來的自我期許,「對院生不敢有高期待,院生一個小小的進步,我都認為是大大的突破,總會高興個老半天。」
最近,腦性麻痺院生「皮皮」邀請三軍儀隊到院表演,國防部竟然圓他的心願。為了與三軍儀隊大PK,陳綺慧每天教院生拿著掃帚、地板刷、雨傘,從固定到變化步伐,練習操槍表演,搞到雨傘全開花。
「不過,到後來,我們又多了一項可以自娛娛人的節目,那就是『黎明儀隊』。」陳綺慧強調,她會讓院生對音樂更有感覺,她也深信音樂將是院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