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湖北省隨州市今年遭受六十年以來特大乾旱,重創農田,多數河流斷流、水庫見底,只能採限時供水或打井取水。當地種植的水稻、棉花、禾苗枯萎或面臨絕收,村民形容土地旱得冒煙。不少村民的生活用水靠外援送水來維持。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湖北省隨州市自二○一○年七月以來,已連續三年、二十五個月,遭受六十年一遇的特大乾旱。
報導說,今年成為隨州市有水文和氣象紀錄以來,降雨量最少、蓄水量最少、旱情最嚴重的一年;降雨量較歷史同期減少百分之五十二。受旱農田面積一百七十二萬畝。其中,重旱六十三萬畝,絕收十二萬畝,占農作物總面積百分之六十八。
四百多座水庫瀕死水位
持續乾旱與高溫高蒸發天氣,使得隨州蓄水量較往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七十九,全市四百六十六條河流,已斷流三百四十九條;全市六百九十九座水庫,接近死水位或到死水位以下的有四百八十九座,占百分之七十,有八十餘座小水庫完全見底。
報導說,隨州市目前共有三十二個鄉鎮供水水源不足,只能採取限時供水、隔日供水、打井取水等措施,保障居民飲水安全。
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隨縣連續二十五個月未出現有地表徑流的有效降雨,八十四點一萬畝農作物受旱,二十五點一八萬人口和四點二三萬頭大型牲畜飲水困難。隨縣已啟動抗旱自救行動。
在三里崗鎮劉店高速收費站附近,由專家組成的抗旱打井指導小組,正開鑿新井,由於地下岩層厚,一直開鑿至兩百一十五公尺深,才終於出水。
報導說,隨縣遭遇特大乾旱造成災情,各鎮(場)實行行政幹部包村,組成兩百四十八個工作組進村幫助抗旱救災。四十三歲的唐縣鎮新橋村支書記張小林帶領抗旱工作兩個多月,過於勞累致使心臟病發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