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似活泉,也像一首歌,不斷在流轉、變化。任何生命都有期限,有人在擁有時害怕失去,小心翼翼經營所有;也有人因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擁有。但我們若不曾擁有,又何嘗失去?
傳說,以七月七日摘下的七斤蓮花,八月八日摘下的八斤蓮藕,九月九日採收的蓮子,陰乾混合食用,有助長生不老…。傳說,有位婦女為了挽回孩子的生命,找尋一種不死之草,但那種草只長在沒有死亡的地方。
放眼周遭的人、事、物,我們都只是暫時擁有與借用,包括我們這個軀體,都分分秒秒在生長與代謝,甚至老化中,而人們卻習慣於抗拒無常與變化,難以面對年華老去,無法接受摯愛逝去,甚至迷信不老傳說、不死神話,算計著生命的長度,忽略了生命的質量。
作家朵朵感性地說,今日的雲曾是昨日的雨,秋天的果實曾是春天的花蕊,在萬象無常的流動中,別執著於虛幻的擁有,而要懂得隨時放下的自由。
文益禪師偈云: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我們為何須等到失去時,才察覺光陰無價,感嘆青春如小鳥,一去不復還。生命雖有期,但是凡走過必留痕跡,只要珍惜每個當下的因緣,我們又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