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基北區的教育局要求各國中必須提供足量的服務學習時數,有學校行政人員私下抱怨,校內能提供的服務學習非常有限,必須尋求民間團體合作,擔心大批學生出動到校外實習,交通、保險都是問題,各國中為此可能會「人仰馬翻」。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建議,國中應列出多少學生、需要多少服務學習時數,才能滿足每個人每學期至少達六小時的服務學習機會,他也提醒,一旦要到校外服務學習,交通、保險與安全問題,都要以學生安全為第一考量。
劉欽旭表示,服務學習的採計原則公布後,國中校長與主任必須到處張羅服務學習機會,能否湊到所有學生都能有六小時的時數,這將是國中一大挑戰,尤其是目前國中能運用的彈性節數不多,如果安排在周末,老師必須在場,人力將是一大考驗。
全家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建議,基於安全考量,校外服務應以社區和學區內為主,避免發生交通意外,而且服務學習要有教育意義,例如暑期回學校清潔環境應可算是服務學習。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許永佳也建議,未來暑期輔導,可改為服務學習或社區服務,而且國中生的服務學習應該以學區為主,例如照顧當地老人或社區服務,盡量避免捨近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