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禾
好幾年前,好幾個親戚、好友的先生們,被公司外派到中國內地當幹部,聽說職階較高,薪水也比在台灣高出許多。大家都認為,那裡地大物博,商機無限,可以一展長才,也可完成人生的淘金夢。
果真,一、二年之後,勤儉持家的親友們,經濟上真的顯著改善了。
親友也勸先生爭取這樣的機會,趁年輕時多掙些錢,並積極幫他打探外派的工作機會。可是,先生拒絕了。因為他覺得一個家分隔兩地,好久才能相聚,且孩子還小,正是需要父母關愛陪伴的時候,若是錢賺到了,家人之間卻沒有共同的成長回憶,那不是他想要的家庭生活。每天有孩子的陪伴,是他工作之餘最大的幸福與滿足,所以考慮了好久,他還是放棄了。
曾經有一段日子,看著親友們生活愈來愈優渥,我抱怨過先生的態度消極,心裡也非常的不諒解。
然而,曾是大家懷抱的淘金夢,卻在這幾年變了樣。好友當初覺得可以獨立在台陪小孩,鼓勵先生到內地發展,幾年之後,經濟已無虞,但家人互動卻變少而漸漸陌生,她希望先生回台,但他已在大陸包二奶,以前跟孩子互動就少,現在孩子上大學了,所以回台機會更少,兩人平靜的協議離婚。
而遠親的表姐夫,在表姐鼓勵下,幾年前和朋友到大陸創業,一開始還挺不錯,但少年得志,揮霍金錢與感情,包了二奶,事業走下坡;回台跟表姐借錢,希望再去試一次,她不答應,他惱羞成怒又無法會情人,於是暴力相向,逼她離婚。
也許因為外派而家庭離異的例子並不多,不能以偏概全,但親友還是為我慶幸,因為小孩的成長真的很需要父親的陪伴與榜樣;經濟改善了,但家人關係生疏了,一直是她們始料未及的事,只是再多的懊悔,時光也無法倒轉。
我慚愧之前自己的短視而對先生抱怨,也由衷感謝先生的顧家、負責與當初的決定,讓我和家人有個平凡卻溫馨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