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 飲墨水一斗

龔敏迪 |2012.08.08
1926觀看次
字級

《通典》記載:「 北齊選舉,多沿後魏之制,凡州縣皆置中正。其課試之法,中書策秀才,集書策貢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輿出,坐於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對。字有脫誤者,呼起立席後;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後魏、北齊,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孝廉,字寫得不好,要當著天子的面,喝下一升墨水以示懲罰!後人常以「肚子裡有沒有墨水」來形容沒有學問,甚至以留洋為「喝洋墨水」。沒有儲備一定的學問,肚子裡自然就「沒有墨水」了。

罰喝墨水據說是梁武帝為勸學而立了:「差謬者罰飲墨水一斗」的規定。清人筆記說:「梁試進士不中程者,飲墨水一斗。北齊策秀才,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斗。」於是就出現了「一斗」究竟是多少的問題。按照通常的度量,十升為一斗。

《通典》和《隋書‧禮儀志》等書都記載北齊是「飲墨水一升。」一下子喝下一升水尚且不易,現要喝一斗,恐怕非得花上幾個時辰才行。如此說來,「李白斗酒詩百篇」,也不見得高明到哪裡去了。而且如果梁武帝是為勸學而設罰,也顯然過虐。

另《項羽本紀》說:「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斗,是酒器,一斗充其量就半瓶;〈硯銘〉也有:「硯田一區,墨水三斗,不耕而獲」之句,可見筆耕一年也用不了太多的墨水。

黃庭堅說:「睥睨紈兒,可飲三斗墨」;而蘇東坡這樣博學的人還說:「懶惰今十稔,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因此,如果不勤學、不積累學問,灌再多墨水進肚,也是徒然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