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手結定印,專注數息,收攝六根。圖/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人間社記者黃俊雄新營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南第四督導區、新營、後壁、白河分會、新營青年分團,為加強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慈悲惜福美德、學習合群精神,於四、五二日聯合主辦「佛光兒童歡喜二日禪學體驗營」,共有六十六名國小一至六年級小朋友參加。
活動依就讀年級,編成「慈悲」、「喜捨」、「惜福」、「結緣」、「禪淨」、「戒行」六小組,有輔英科技大學、台南敏惠醫專、新營佛光青年、海洋科大、中華醫術科大等校的十七名小隊輔帶領。
課程部分,則由佛光山女眾禪學堂禪學僧覺昭、妙靖、如瑞三位法師,精心規畫、授課。
小朋友首先在「靜」的境教下,依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順序,在遊戲中體會與學習六根作用。「揚眉瞬目」讓學童從三種不同類型的化裝走秀裡,選擇喜歡的對象以彩繪表達;「如是我聞」則透過用心聆聽,在蟲鳴鳥叫的背景聲音中,能夠細分各種法器敲擊的次數;而針對鼻、舌設計的「百味具足」,藉由仔細品味茗茶與點心的色香味,細嚼慢嚥享受前所未有的滋味;「身根觸塵」是從傳遞杯水的過程,體驗自己是否能協調手腳,照顧當下;「大千世界」,重在感受意根,每位小朋友在鏡中,把五官看詳細後收起鏡子,用筆描繪出內心的自己。
「一尊佛」是此次營隊的重點,介紹完禪門的叫香、香板、法器後,接著講解數息、盤腿要領,及膝蓋巾的使用方法,法師也叮嚀小朋友,禪坐中聽木魚音聲:敲一聲是停止;二聲為跑香;三聲熄燈,打坐時要禁語、數息、定下心來,不要像毛毛蟲扭來扭去。講解完畢,大殿隨即一片寂靜,熄燈後,大家盤起腿,四平八穩,有模有樣,端身正坐起來,真是四小不可輕。
什麼是禪?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無不是禪,兒童從報到,到參與上課、禪坐、過堂、跑香、出坡、共修、掛單、早晚課等,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寶貴經驗。三位禪學僧煞費苦心,把禪學的理念融入特殊設計的課程教案裡,寓禪學概念於富趣味性的遊戲中,讓每位小朋友不覺枯燥而興味盎然,古德云:「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