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寧靜革命」不寧靜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2012.08.07
904觀看次
字級

(一)

二○一二年的台灣已進入另一個年代——前進中產生了迷惘,改變中遇到了土石流。

四小龍「經濟奇蹟」中的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仍位居前十名,但面對世界政經的急劇變化,台灣的應對與調適不夠快、不夠準,十多年來一直陷入困局。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後,台灣民主浪潮一波又一波——包括一九九六年李登輝當選首屆民選總統,二○○○年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開創了民主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的「寧靜革命」帶給全民莫大的驕傲,但也同時帶來了不寧靜的折騰。幸好二○○八年馬英九的當選,打破了兩岸僵持,否則「自我鎖國」的後果,更使台灣被拋在世界舞台之外。

使人難以預料的是,民主的果實在台灣還未碩壯,在西方國家流行的四個「民主病」:政黨對立互鬥;利益團體操縱;媒體偏兩極化;中產階級冷漠,卻同時提早出現在台灣,質變成了百花齊放中的「台灣病」。它以三個「病態」出現:

(1)逢「中」必反:在一個人才快速流動的時代,高唱人權與民主的立法院,居然會通過「陸生三法」(如不准給獎學金、畢業後不能在台工作)。在這種心態下,要擴大兩岸資源整合,真是緣木求魚。當全世界都想加快進入大陸市場時,祇有台灣想盡一切辦法綁住自己的手腳,動彈不得。

(2)逢「漲」必反:大多數的民眾都會同意,合理的調整油電水等價格是「必要之惡」,照顧低所得者更是理所當然;但是媒體上一面倒的反對,其聲浪之強,使總統府與內閣不得不煞車調整。

(3)逢「改」必反: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政府必須要做各種改革以及修增各種法令,但祇要公部門一提出改革——從證所稅、證交稅、十二年國教、健保到都市更新,無一不遭受到鋪天蓋地的挑剔。

台灣人民不會允許流血的革命,但渴望不流血的改革。要改革,首先要政黨休兵,不再惡鬥。

千思萬慮之後,祇有靠「四步」來獲得社會的寧靜。這「四步」是朝野各方

「進一步」來理性獻策。

「退一步」來相互折衷。

「讓一步」來取得共識。

「跨一步」來全力推動。

內耗的代價太大了,不走這四步,台灣就更無路可走。

(二)

以《「寧靜革命」不寧靜》為書名的這本文集,剛於七月底由天下文化出版。文集分成三部:大時代的思維、大時代的重要人物、大時代的世界觀。

台灣看起來很自由、很民主;但國家政策上與人民心態上並不開放,也常歧視外人。祇能說比日本好些,比新加坡差很多。人民內心深處缺乏自信與安全感,尤其這一代年輕人,不肯走出去,不肯融入變化中的世界,不肯面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

台灣政治與社會上的「不寧靜」,幾乎全與大陸相處、相交、相容相關。從過去心理上的「剪不斷,理還亂」,到今天的「一中各表」下的直航和ECFA的簽訂,以及對和平紅利的嚮往,在馬英九主政下已經有了進步;但距離正常的交往還有十萬八千里。台灣已不是意氣風發的年代,必須要「痛定思痛」。首先要去除二種心態:(1)靠「保護」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2)靠「白吃午餐」來占公家及別人的便宜。

所有的人要記住:特別台灣年輕一代,在兩岸政策難以突破下,不能靠政府,祇有靠自己的本領、熱情、品德,以及調整的心態,才能立足社會,融入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