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成功登火星 開始生命探測

 |2012.08.07
12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造價二十五億美元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台灣時間昨天下午一時三十一分成功登陸火星,這是歷來最具雄心壯志的火星登陸計畫;「好奇號」已傳回首批照片,開始生命探測之旅並建立精密的科學實驗室。美國總統歐巴馬立刻發表聲明祝賀,稱「這是非凡的美國驕傲」。

員工興奮喜極而泣

「好奇號」正式名稱為火星科學實驗室(Mars ScienceLaboratory),與過去登陸其他星球的探測器來比較,堪稱最精密的活動實驗室。美國太空總署確認「好奇號」已在火星表面著陸,宣布這個消息時,實驗室內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一些員工更是喜極而泣。

「好奇號」著陸數分鐘後,便傳回了首批照片。受光線的影響,照片上顯示的是火星車的輪子及其陰影。好奇號著陸團隊負責人艾倫‧陳歡呼道:「這真是難以置信!」

好奇號著陸點位於火星蓋爾隕石坑中心山脈的山腳下,此前的研究顯示,這個地區可能富含水及碳化合物。其實科學家並沒有期待「好奇號」發現外星人或生物,反而希望使用好奇號分析土壤及岩石,尋找生命基本構成元素的蹤跡。「好奇號」去年十一月自佛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後,八個半月期間,一直在採集輻射數據。

戰勝「恐怖七分鐘」

早前的火星著陸器「勇氣號」和「機遇號」等體積較小、重量較輕,都是包裹在氣囊內硬生生落在火星表面,這種方式對重達九百多公斤的「好奇號」不適用。

「好奇號」藉助由火箭提供動力、名為「天空起重機」的助降系統緩緩著陸。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的七分鐘內,「好奇號」時速由兩萬公里驟降至零,由於難度高、風險大,美國太空總署稱之為「恐怖七分鐘」。

媒體報導,攜帶十種科學武器的「好奇號」,相當於一個標準的野外地質學家,其能力足以令此前的任何火星著陸器相形見絀。以核燃料為提供動力的「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的連續行駛能力和機動能力都更強。

18年後送人上火星

在「好奇號」之前,所有火星著陸器都沒有安裝可提取岩石內部樣本的工具,「好奇號」一改這種狀況——它可以利用機械臂末端的鑽頭,鑽入岩石內部取樣。此外,「好奇號」的任務也更複雜,它將測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學元素的豐度,評估火星表面的輻射環境及其對未來登陸火星太空人的危害,探索火星是否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尋找行星變化的線索。

火星探測計畫主任麥奎遜(Doug McCuistion)表示,這門科學目的在釐清宇宙是否只有地球人;火星是如何由潮濕的狀態逐漸變乾,以及人類探險家是否能夠踏上火星上,「至關重要」。麥奎遜說:「如果成功了,這將成為行星探索史上最偉大的成就,我們的成功率近來相當高。」美國太空總署計畫到二○三○年代中期,將太空人運送至火星軌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