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二十七歲的陳家益,是日本劍道高手,對各種格鬥法也深感興趣,大約一年半前,他在網路上發現一本名為《單刀法選》的古代武術秘笈,書中畫有招式示範,配以文言文講解,為此他自學文言文和閱讀武術資料,希望讀懂秘笈,並將之拍成英文示範片段,放上網路分享給更多武術愛好者。
「我很喜歡長刀,覺得如果這項古老武術失傳會很可惜,所以想拍成影片與他人分享。」從小就喜歡武術的陳家益說,按圖擺姿勢不難,但以繁體字書寫的文言文解說卻難倒了他。念中學時他的華文成績只屬中等,沒學過文言文,平時也不看中文書,突然要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著實讓他大傷腦筋,但他沒有就此放棄。
「我用網路上的字典翻譯,一個字一個字地查,可是有時找到的字義不適合用在武打招式的意境裡。看不懂時,我就到網上論壇請教台灣和香港的武術愛好者,學到很多中國文化知識。」
翻找資料的過程中,陳家益知道《單刀法選》的作者是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武術家程沖鬥,裡面記載了明代士兵用來對抗日本倭寇所練習的刀法,進而了解到明朝面對外敵入侵的歷史。書中常引用其他典籍,要了解整個句子,陳家益必須翻查不同古文資料了解字詞出處。
陳家益舉例說明,在翻譯明末清初武術家吳殳編寫的《手臂錄》時,被當中的「右虎中蛇左曰龍」難倒,每個字他都認得,就是不懂意思。他上網向大陸和香港武術同好請教,終於理解意思是左青龍右白虎。
陳家益也會跟同好黃俊翔和林志佳鑽研武術典籍內容,即使這兩位的中文水平亦不高。他們表示在翻譯過程中,發現文言文的優美之處,也學到不少歷史知識,例如認識到現已罕見的兵器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