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天總有上千名觀光客湧進大陸敦煌石窟莫高窟參觀,在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下,珍貴的彩塑和壁畫出現許多受損,為此,敦煌市在千佛洞對岸,建立一座3D展覽廳,遊客可透過環型螢幕,體驗洞窟內的漢唐盛世敦煌景象,至於大多數的洞窟則會封閉保護,只保留少數石窟供民眾實地體驗。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文化藝術寶庫,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興建,最精采的莫高窟,現存七百三十五個石窟、四萬五千平方公尺壁畫和二千多尊彩塑。精采的藝術瑰寶,每天都吸引上千人前來欣賞,上月,甚至還創下一天有六千五百人前來觀光的紀錄,不但「洞洞皆人」,連導遊都不夠用。
敦煌石窟的洞窟空間極其有限,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洞窟面積小於二十五平方公尺,加上石窟內的彩塑和壁畫,都是使用泥土、木材、麥草等脆弱材料製成。在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下,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已緩慢地退化,甚至產生多種病害。為了保護石窟內的彩塑和壁畫,多年前就有專家呼籲「應關閉洞窟」。
「敦煌早已經進行石窟壁畫數位化工程,莫高窟遊客服務中心建築工程也將完成,最快明年即可提供服務。」曾任職敦煌市政府發改委的敦煌工商聯主席尚文表示,屆時會封閉大部分的莫高窟洞窟,遊客除可參觀少量洞窟外,還能在遊客服務中心欣賞《3D莫高窟》影片,透過三百六十度環形螢幕,身臨其境地觀看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以緩解大量遊客給莫高窟保護帶來的壓力。
據悉,中國國家發改委二○○七年批准「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除了硬體上的維護,並利用十億畫素的「飛天號」來拍攝洞窟內的實景,目前洞窟文物實景拍攝工作即將完成。
此外,敦煌市有意要再現漢唐盛世時的敦煌,計畫投資三十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百四十一億元),重造「憶念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