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倫奧開幕三天,大陸金牌選手不知母親罹癌八年、銀牌得主向國家痛哭道歉…背後的辛酸故事,引發網友對金牌意義的激辯。
男子五十六公斤級舉重,大陸選手吳景彪因況狀不佳,僅獲銀牌,賽後面對媒體連連鞠躬道歉,泣不成聲說:「我有愧祖國,有愧中國舉重隊。」
大陸女子雙人三公尺跳水冠軍吳敏霞的母親,為能讓吳敏霞專注訓練參賽,竟隱瞞自己罹患乳腺腫瘤長達八年。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這一系列圍繞獎牌的辛酸事,在網路上引發熱議。多數網友認為,這都是大陸金牌下的悲劇,「為了一塊金牌,都快把人逼瘋了。」
還有網友在微博發起「不拿金牌一樣是英雄」活動,呼籲各界對所有運動員一視同仁,不要逼他們奪金,並對外界近日頻對大陸為奪冠軍,不惜動用全國資源訓練運動員的體育體制大肆批評。
大陸《籃球先鋒報》副總編輯孟曉琦表示,「如果花了很多錢又沒拿到金牌,豈不要罪加一等、以瀆職貪汙論?」
倫敦奧運大陸代表團副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蕭天日前表示,大陸競技體育結構確實需要轉型。他認為,舉國體育體制影響的不只運動員,還有民眾,「這次倫敦奧運,我們金牌少拿一點,老百姓能把你罵死。國家花那麼多錢,幾萬里路來到倫敦,就讓我們來參加派對,比到哪裡算哪裡?盡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