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監獄受刑人創作砂畫版婚紗照。圖/中央社非報系
【本報台北訊】澎湖雙心石滬、百年古厝、綠蠵龜、柱狀玄武岩,不只是旅人難忘的美景,也是受刑人巧手復刻的主角。
澎湖監獄收容逾一千八百名受刑人,其中百餘人是無期徒刑犯。這群昔日浪子如今靜心沉潛,創作草編、砂畫、石雕,重新為人生上色彩。
澎湖監獄典獄長黃建裕說,「藝術治療」能培養受刑人耐心、細心及成就感,還能傳承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以手工竹編斗笠為例,雙色笠面編織了「福祿壽喜」字樣,作工細膩,每頂至少要花一個月製作。受刑人說,竹編技巧複雜,剛開始常出錯,但熟能生巧,目標挑戰竹編兩百六十字的《心經》。
受刑人手撮彩色色砂,疊色、混色創作砂畫,雙心石滬等名勝躍然紙上,還提供客製化服務,製作「砂畫版」婚紗照。
澎湖盛產的玄武岩、文石也成了創作素材,從選材、切割、雕刻、成型到磨光,受刑人細心雕出綠蠵龜、澎湖絲瓜等栩栩如生的石雕,成為遊客最佳伴手禮。
黃建裕說,這些技藝在受刑人出獄後未必派上用場,但至少能讓受刑人學習一技之長,培養耐心,豐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