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世界:
非馬新詩自選集 第三卷
作者:非馬
出版:釀出版
不僅依時間先後包括作者各時期的詩作、編列完整的創作年表及發表處所,更收錄詩壇大老與知名學者對非馬詩篇的評論(本書為此系列第三冊,收錄李黎、林明理、冰花、吳開晉對非馬詩作的評論),書前亦附有作者非馬的精采畫作,共同打造出一席詩、文、畫兼具的閱讀盛宴。
此時眾生
作者:蔣勳
出版:
有鹿文化
蔣勳的私生活,一篇篇生活周記橫亙二十四節氣 ,最雋永的「生活」與「情味」。從「桐花」,而「新橋」,而「回聲」,而「肉身」,而「吾廬」,而「史記」,這五十篇的周記,竟可以寫得如此豐富多層次……從肉眼觀象,到心眼體物,一支文筆有如畫筆,將讀者逐漸導入哲理的美學境界。
愛的百種名字
作者:黛安.
艾克曼
譯者:莊安祺
出版:時報
對於悠遊文字世界的人而言,沒有什麼打擊比喪失語言能力更為嚴重。黛安.艾克曼的丈夫保羅.魏斯特在一次腎臟手術之後不幸中風,成了只能發出單音節的失語患者,黛安的生活重心轉為奔波於醫院與家之間,陪著保羅度過漫長的療癒之路。黛安融合了詩人和散文家的纖細感性,用愛啟發治療的強力旅程,展現了動人的意志奇蹟。
為夢想單飛:
一個台灣女生上
哈佛的成長故事
作者:尤虹文
出版:天下
國中畢業後,隻身赴美念高中;一面精進音樂,一面拚命念書。三年後,她以優秀成績進入哈佛經濟系。這本書紀錄她如何以堅強信念、意志力和正確方法在異鄉熬過重重考驗、自我成長的生命故事。作者想告訴大家,台灣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有機會走向世界的頂端也希望父母可以從書中看到讓孩子做夢,有勇氣追求求夢想,是孩子茁壯的必須。
赫克歷險記
作者:
馬克吐溫
繪者:坎柏、
哈雷
譯者:王安琪
出版:聯經
美國19世紀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品。《赫克歷險記》的魅力與奧祕,是在長期不斷的閱讀之中,一點一滴地去挖掘出來。世界各國有許多大學將《赫克歷險記》當作教科書研讀,世界各地還有眾多一流學者、作家和評論家針對《赫克歷險記》的閱讀方法和解釋,展開非常多的討論,由此可見,《赫克歷險記》在世界上深受歡迎的程度!
朝鮮是個謎:
從神祕到真實的
北韓探索紀行
作者:江迅
出版:印刻
這個當今最神祕國家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舉世觀眾好奇的目光。由於高度鎖國的關係,造成朝鮮與外界彼此揣測,互相妖魔化。作者江迅為資深《亞洲週刊》記者,長年關注朝鮮情勢變化,他觀察到諸多國際媒體在涉朝新聞上做手腳,脫北者的言論也並非全然可信,澄清朝鮮的國定假日並不是都跟金氏家族生忌日有關……
緩慢.台東.旅
作者:蕭裕奇
出版:玉山社
人們常常因為來匆匆、去匆匆,很難體會台東的緩慢之美。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慢遊台東,本書以路線與主題旅行的方式書寫,如果時間允許,好好安排多幾天的假期,穿越在台東的山海之間,那緩慢的時光將會讓你難以忘懷,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緩慢的程度與記憶的濃淡成正比。」愈緩慢,記憶就會愈濃厚。
古早味
作者:陳文榮
繪者:馮銘如
出版:二魚
成長於臺灣光復初期嘉南平原農家的作者,平實紀錄臺灣早年社會的樣貌、庶民簡樸的吃食。在物資缺乏的生活中,父母竭盡所能的栽培兒女;在經濟困頓的時代,濃郁的親情則維繫了美滿的家庭。摘野菜、曬番薯籤,道出早年農村飲食的貧乏;種木瓜樹、醃花椰菜梗,呈現了辛勤的人們如何發揮與自然環境共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