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客家事務局推動客語生活化,暑假期間在校園開辦「客語魔法學院」,規畫特色課程讓學童認識地方產業及生態,有十五所學校響應。
「客語魔法學院」本月二日在楊梅市瑞梅國小、中壢市中平、元生國小、龍潭鄉龍星國小等四所學校同步開學,昨天「客家魔法列車」開到龍潭「三和站」,三和國小近四十位學童在森林般的校園開心舞蹈、歌唱,並且手做花布童玩及天燈,客家事務局長賴俊宏也忍不住下場動手。
魔法學院安排客家歌謠教唱,薪傳師蔡春英唱作俱佳,逗得學童擺脫拘束,開開心心地扭動一夏。
加入舞蹈設計的歌謠教唱,讓孩子了解歌詞意境及早期客家生活形態,活潑化的學習,讓不懂客語的學童也能快速融入情境。
除了客家歌謠教唱,客家花布拼貼則由薪傳師劉秀珠、社區媽媽黃春菊擔任指導,教大家動手做花布童玩及天燈製作。
第一次試做體驗,三和國小六年級的李佳軒說:「超好玩」。現場作品五花八門,花布針線包、手機袋、花布粽、沙包等俱見巧思,結合童謠口訣,讓手做體驗更有趣。
「客家魔法列車」今天將帶學童參觀客家文化館,將有導覽人員精闢的解說,要讓學童在短短幾天,就有如歷經魔法般,迅速了解客家先民生活及重要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