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八十一歲老先生邱進不識字,但記憶力奇佳,對歌謠和故事很有興趣,聽過就記在腦中,總計近千則,文化局找來專家,將邱進腦中的民間文學記錄下來,昨天出版三本書。
「不識字也能出書,真高興!」邱進昨天參加出版記者會,笑得很開心。他視力不佳,聽力也退化,但只要唱起歌謠,中氣十足、聲音高亢,絕不「漏勾」(忘詞),跟年輕時一樣。
台南市文化局昨天出版三本民間文學集,都是收錄自邱進背誦的內容。其中兩本歌謠,共一百六十三首;一本故事,共十四則。
協助記錄整理的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培雅表示,能記住這麼多內容的人相當少見,尤其台南說唱的風氣不盛,不如北台灣茶山區及恆春、澎湖等地會說唱的人多。民間有職業傳唱人,從小「學師」,能記得很多歌譜與故事,長大後每天唱,以此維生;但邱進不靠此吃飯,只是唱給親朋好友聽,完全是興趣,相當特別。
邱進世居安南區土城仔,從小不明原因視力不佳,獨身至今,靠打零工與資源回收維生。他年輕時,大家就知道他會唱、會說故事,常找他來唱,他樂此不疲,以此自豪。
邱進的外甥是詩人蔡奇蘭,從小聽邱進唱,二○○○年在土城聖母廟辦活動,邀邱進登台表演,讓大家注意到這位民間文化傳承者。
邱進表示,他當年雖不識字,但學習的範圍廣,聽廟會布袋戲、歌仔戲或聽電台廣播,只要聽一次,多長的詞都記得。他昨天表演〈雪梅思君〉,全曲八百多字,唱完毫不費力。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像邱進這一類的「無形文化財」沒有立法保護,但文化局會盡力保存這些人傳承的文化資產,也歡迎有興趣的人共同研究,不要讓歷史文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