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位英國法官十八日下令蘋果公司必須在其英國網站與多家英國報紙上刊登啟事,告知民眾法院已裁決三星電子並未抄襲iPad的設計。
法官畢爾斯說,刊出的啟事必須概述倫敦法院七月九日的裁決,亦即三星的Galaxy平板並未侵犯蘋果登記的設計;啟事必須在英國蘋果網站的首頁刊登六個月,還必須在多家報紙與雜誌上刊出,以矯正三星公司抄襲蘋果產品的印象。
根據三星律師提供的命令草案副本,除了蘋果網站,蘋果也必須為刊在《金融時報》、《每日郵報》、Guardian Mobile與T3上的啟事付費。蘋果公司的律師哈康說,這項命令意味蘋果必須為三星刊登「廣告」,「沒有公司喜歡在自己網站上提及競爭對手」。
蘋果的律師表示,將針對七月九日的裁決提起上訴,而畢爾斯也已允許蘋果上訴。
蘋果在鞏固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的主宰優勢之際,也在世界各地和Google、宏達電與三星等公司大打專利官司,互控對方抄襲設計與技術。三星與蘋果的平板官司,曾先後在德國、荷蘭與美國上演。
畢爾斯在七月九日的裁決中說,三星的平板不太可能和iPad混淆,因為「沒有那麼酷」。三星十八日也申請禁制令,要求阻止蘋果公開宣稱Galaxy侵犯其設計,但遭畢爾斯拒絕。他說:「他們有權發表意見。」
倫敦Rouse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律師佛勒說:「兩家公司的戰爭似乎還會再升高。」他說,七月九日裁決的風波原本都聚焦在畢爾斯說三星產品「沒有那麼酷」的措辭上。三星原本落居下風,刊登啟事的裁定讓他們扳回一城。
美國科技網站「iOnApple」十八日刊登一系列iPad雛型機的照片,這些照片是蘋果與三星打官司時提交的文件之一。蘋果工業設計總監艾夫回憶道,雛型機約在二○○二年至二○○四年間出現。iPad雛型機和現行iPad外型差不多,但機身較厚且正面沒有任何按鍵。
台灣供應鏈 影響不大
專利權大戰已成為品牌大廠巧奪市場的重要手段。專利權不只會影響權利金支付多寡,更重要的是牽制對手產品進軍時程,宏達電上半年產品銷售至美遭海關攔阻,即是最明顯的例子。
目前蘋果與三星的專利權大戰,對台灣的供應鏈是否會有影響?業者表示,目前雙方的下單量都沒有太大變化,未來若有變化,應也是全球經濟、消費力趨緩所致,專利權之爭對供應鏈沒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