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資深科學家瑪雅‧庫柏領導的研究人員,為探險火星計畫所設計的「火星菜單」,已完成初步一百多種菜單規畫,中國人吃的豆腐和泰式素食比薩均入選。
火星探險的菜單規畫可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要讓火星之旅的六到八名太空人保持健康和愉快的心情,除了營養之外,必須提供各種不同口味的食物。太空人前往火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預定在火星停留十八個月,回到地球又需要六個月。因此,為太空人預備火星餐等於一次為一個家庭採購三年的食物。庫柏說:「火星太遠,我們不能像為國際太空站提供飲食一樣,每六個月運食物到太空站。」
太空人餐飲最重要的是提供太空人所需的足夠營養,庫柏和詹森太空中心的研究人員為了也讓太空人可以享用新鮮的食物,設計出「火星溫室」,用來栽培新鮮水果和蔬菜,包括胡蘿蔔、青椒等蔬果。火星溫室將以含有礦物質的水栽培新鮮蔬果,讓太空人用太空果園的蔬果搭配從地球帶來的香料和核果保持健康。
曾經於一九九七年在蘇聯太空船航行一百三十二天的美國太空人李能傑表示,食物對於太空人的士氣和心情非常重要;每天吃同樣單調口味的食物,非常難過。
目前研究的火星菜單全是素食,因為火星來回時間漫長,乳品和肉品無法保鮮那麼久。帶一隻乳牛出太空任務,至少在可見的未來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