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讓新興國家不得不祭出降息自救,巴西央行於十一日連續第八度降息,將基準利率從百分之八點五降到百分之八,歷史新低;南韓也在睽違三年半後,昨天宣布調降基準利率一碼至百分之三。
除了南韓與巴西,今年來印度、印尼、泰國、大陸等亞洲國家,也先後啟動降息循環。不過,在景氣趨緩恐成事實的壓力下,最近這波降息潮,似乎沒有激起股市大幅「漲潮」,像昨天南韓宣布降息後,韓股反而重挫百分之二點二四,指數跌破一千八百點重要心理關卡,創下五周新低。
南韓總經、股市與國際連動度高,受全球景氣不振影響,南韓官方已於六月調降今年GDP成長率,由原本的百分之三點七下修至百分之三點三。JF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指出,降息主要是因應出口產業受到的衝擊,有助韓幣兌美元貶幅擴大,利於短線出口競爭力。昨天韓元便從一一四○走貶至一一四九。
不過,有部分專家表示,雖然南韓央行採行寬鬆政策,刺激股市流動性,但降息反映了經濟情勢的險峻,以及替南韓經濟放緩打預防針,短期內對韓股激勵效果恐怕有限。
至於巴西,雖然今年大舉降息三個百分點之多,為金磚四國降息最積極的國家,可是相較其他金磚國的反彈走勢,巴西股市今年來仍下跌百分之五,表現明顯屈居弱勢,民間財經機構甚至將巴西今年GDP增長預期下調為百分之二點零一。
巴西央行於會後發布簡短聲明,表示目前通膨展望風險有限,利率決策委員會決定降息,此話暗示若通膨持續溫和,巴西央行未來仍可能進一步降息二碼至百分之七點五;工業生產數據一直軟腳不振,巴西政府希望藉由降低借貸指標利率,刺激投資意願與加快基礎建設。
倒是新台幣兌美元昨天早盤逆勢小升,守住三十元大關未破,台灣央行是否有可能跟進全球此波的降息風?
台灣央行昨天不願正面回答。不過,據金融界人士推斷,由於央行目前手中握有銀行轉央行的定期存單NCD金額高達逾七兆餘元,在考量銀行資金利息已偏低的情況下,央行似乎不太可能再壓低利率,加重銀行濫頭寸的消化壓力。但如今南韓已經出招,台灣央行將如何接招,後續仍有待觀察。
歐洲央行(ECB)和中國人民銀行已在上周降息,目的都是支撐被歐元區債務危機拖累而走弱跡象明顯的經濟。英國央行已表示要擴大資產收購方案,市場已開始揣測,美國聯準會(Fed)最快可能在九月中甚至八月一日的政策會議中,推出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Q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