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 讓績優資產變便宜了 東南亞企業 吹向外併購風

 |2012.07.13
6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企業進軍全球市場的野心正迅速膨脹,今年來的企業併購交易金額已達去年的兩倍多。

報導指出,東南亞企業在經濟快速成長與豐沛資金的支撐下,已積極在世界各地的能源、金融與零售領域尋求併購機會。

這個趨勢其實在五年前就已開始,但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促成很多資產價格下滑後,變得更為明顯。Shearman & Sterling法律事務所派駐香港的亞洲併購事務主管史垂克說:「東南亞企業現在的機會變多,因為許多歐美公司在危機衝擊下,都被迫以低於以往的價格變現績優資產。」

根據Dealogic公司的數據,今年來整個亞洲的併購交易活動並無大變化,但扣除主權財富基金的收購不計,東南亞地區已宣布的跨境併購交易金額創下二百六十二億美元的空前紀錄,是去年同期一百零九億美元的兩倍有餘,也超過二○一一年全年的二百三十二億美元總值。

新加坡星展集團控股公司以七十三億美元收購印尼Danamon銀行的交易,是今年最大的併購案,印尼政府仍在檢討相關的銀行所有權法規,能否過關還在未定之天。

不過,其他幾樁大交易案則進展順利,包括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以五十三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的Progress能源資源公司;泰國國有的PTT探勘生產公司出價十九億美元,收購英國Cove能源公司。馬來西亞CIMB控股公司以一點四二億美元收購皇家蘇格蘭銀行的亞洲證券經銷業務,也讓CIMB夠進軍亞洲各地的證券研究、銷售與交易業務。

史垂克說,由於東南亞經濟日益成熟,各行業的領先企業在當地的成長前景也逐漸縮減,需要遠征其他市場開拓更多機會。例如,泰國的能源消費快速增加後,PTT如今已在十多個國家從事能源探勘與生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